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记者9月1日从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获悉,该院牵头研发设计的50kW(千瓦)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于广东湛江一次投料成功发电,取得峰值功率超出预期10%以上的显著成效,验证了整体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及运行稳定性。该陆上联调系统是目前国内可应用于工程设计的最大功率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其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研究正逐步从理论试验迈向工业化阶段。
据介绍,自2020年起,研究总院承担国家部委课题,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成立海洋温差能发电攻关团队,完成了我国首个用于工程化设计的《50kW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工艺包》的开发,突破海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技术,明确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工艺流程,确定了系统与设备的关键参数,并于2023年6月8日获得中国船级社(CCS)的原则性批准证书。基于该工艺包,研究团队完成了50kW温差能发电关键设备样机制造及兆瓦级概念方案的设计、深层海水提升与输送系统设计、无药剂添加深层海水反渗透浓缩处理方法研究、温差能综合利用专用平台一体化设计,并取得了《兆瓦级海洋温差发电用向心式透平发电机组设计方案》《兆瓦级海洋温差发电用工质泵设计方案》《兆瓦级温差能开发与深层海水综合利用专用平台一体化概念设计方案》的原则性批准(AIP)证书。
研究总院团队历时三年,克服多种困难,大力推动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工程化开发设计能力的提升,引领温差能发电技术的进步,为海上多能协采、海上油气与海上新能源融合发展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本次50kW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运行成功不仅标志着国内最大的海洋温差能发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试验结果更为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中海油研究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