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 IT科技 国内首套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建成

国内首套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建成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记者 李诏宇 通讯员 孙嘉隆 唐秋冰 刘甜

10月30日,国内首套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项目在江苏常州港录安洲长江码头建成。该项目拥有4座气膜光伏大棚,总投影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发电量可达743万千瓦时,1年可减少9500吨二氧化碳排放,将示范带动我国“绿色电”的发展。

一直以来,港口运输的煤炭、砂石等散料堆场在装卸作业、堆存及运输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废气“甚嚣尘上”。2022年,作为港口大省的江苏提出要在2023年底前,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以上干散货港口码头封闭式料仓全覆盖。

该“光伏+气膜”光伏电站配套完成全流程和主廊道封闭,一次可堆存矿石等散货150万吨,整体装取流程从船到库、从库到船都实现全封闭。棚内还建设了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内部两处污水池可将混杂着矿石粉、煤粉等污染物的污水净化处理,再进入清水池检验合格后直接排出,每年可减少污水约28万吨。

有关专家介绍,相较于传统钢铁结构大棚,气膜大棚造价低、施工周期短、自重轻。录安洲码头气膜大棚建造成本仅为传统钢铁大棚成本的一半,且只花了4个月就搭建完成,并于今年3月正式交付使用。若换成钢铁大棚,建设周期至少需要1年。此外,气膜加上外部固定钢缆每平方米重量仅2公斤,却可以实现大跨度、大空间、无梁柱,更适用于港口软土地基。

“该项目有效避免了扬尘外溢及水污染问题。此外,棚顶还安装了总容量约7.6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用后,可以覆盖码头全年用电量的37%,剩余的电量则可以上送电网获得收益。”上海华能新能源分公司总经济师刘亮表示。

项目建成后,预计一年可以减少9500吨二氧化碳排放。常州供电公司还将定期提供光伏电站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让“绿色电”为港口码头提供澎湃发展动能。

(刘甜 摄)

广告位

新视角 免责声明:本文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http://www.newxen.com/2362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nvshen216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2536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