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 IT科技 总编辑圈点|三维晶体中首次捕获电子,为探索超导性等稀有电子态打开大门

总编辑圈点|三维晶体中首次捕获电子,为探索超导性等稀有电子态打开大门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成功地在纯晶体中捕获到电子。这是科学家首次在三维(3D)材料中实现电子平带。通过一些化学操作,研究人员还展示了他们可将晶体转变为超导体。这一成果为科学家在3D材料中探索超导性和其他奇异电子态打开了大门。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在纯晶体中捕获了电子,这是在三维材料中首次实现电子平带。这种罕见的电子态得益于原子的特殊立方排列(如图)。

图片来源:论文作者里卡多·科明/麻省理工学院

每个电子都有自己的能量。但当一种材料的电子被困在一起时,它们可以进入完全相同的能量状态,仿佛合而为一。这种集体行为在物理学中被称为电子“平带”。科学家预测,当电子处于这种状态时,会受到其他电子量子效应的影响,并以协调的量子方式行动,然后就可能出现超导和独特形式的磁性等奇异行为。

由于晶体的原子几何结构,实现电子的俘获状态是可能的,这种合成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类似于日本编篮艺术“笼目”中的图案。在这种特殊的几何结构中,电子并没有在原子之间跳跃,而是被“关在笼子里”,并稳定地处在相同能带中。

研究人员说,这种平带状态几乎可用任何原子组合来实现,只要它们排列在特定的3D“笼目”几何结构中即可。这一结果为科学家探索3D材料中的稀有电子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将这些材料进一步优化,最终有望带来超高效率的输电线、超级计算量子位以及更快、更智能的电子设备。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钙和镍合成了一种烧绿石晶体。通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他们在大约半小时内测量了合成晶体样品中数千个电子的能量,发现绝大多数晶体中的电子表现出完全相同的能量,证实了3D材料的平带状态。

研究人员用铑和钌合成了相同的晶体几何结构,他们计算出,这种化学交换应该会将电子的平带转变为零能量,这种状态会自动导致超导。结果表明,当元素组合略有不同并合成一种新晶体时,在相同的类似笼目的3D几何结构中,晶体的电子显示出平带,并且出现超导状态。

总编辑圈点:

电子会在导电材料中移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带电粒子都自顾自横冲直撞,并不与其他电子“做伴”,但有一种特殊情况,他们会统一行动出现电子平带。此次,物理学家就在纯晶体中捕获了它们这一状态,从而在3D材料中首次实现电子平带。这种罕见电子态的本质,可以为科学家了解3D材料中稀有电子态提供一种新方法。

广告位

新视角 免责声明:本文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http://www.newxen.com/2385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nvshen216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2536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