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进一步推动金融知识教育与日常普法深度融合,在2024年“宪法宣传周”到来之际,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号召,普及金融及宪法知识,进一步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增强法治观念,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金融温度温暖人心。
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守护用户财产安全
11月26日,公安部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并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公众防范此类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类犯罪往往涉及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转账。而电信网络诈骗的关联违法犯罪,则包括但不限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妨害信用卡管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这些行为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技术支持、资金流转等关键环节,是诈骗犯罪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我国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作为核心法律,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打击治理的原则和措施,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惩戒办法》的出台,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联合惩戒制度,对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个人和单位,实施金融惩戒、电信网络惩戒、信用惩戒等多重措施,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严峻形势,捷信呼吁广大用户提高警惕,学会自我防范,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常见手段和特征,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和网络信息。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不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应用。再次,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对于涉及金钱交易的信息要格外谨慎,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最后,积极参与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