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医科”引领医学科技创新 天津举办2024新医科与生物医药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

IT科技
2024 07-08 02:12:00
分享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7月6日,2024新医科与生物医药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在天津大学举行。该活动以“新医科与生物医药”为主题,围绕技术创新研究、产业化应用、人才培养等设立专题活动,采取特邀报告、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林东昕,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顾晓松,分别围绕《新时代医药卫生体系下的肿瘤防治对策》《磁共振成像:历史与前沿》及《科技进步与现代医学发展》作大会报告,为青年学者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为进一步融合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链起科学家和企业家、实验室和市场,本次活动聚焦先进医用材料、智能医学装备、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生物医药前沿等前沿领域,设置四个分论坛,邀请知名学者以及来自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博士后代表,分享前沿科技成果,提出产品转化方案。

此次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优秀论文征集环节,共收到国内新医科与生物医药领域青年学者的数百篇高水平论文,经专家评审,最终52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26篇。

近年来,天津市坚持“天下才天津用”,着力打造博士后人才“蓄水池”。天津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表示,天津市已连续13年获批主办全国性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紧密围绕前沿科技和重点领域搭建平台,累计有2500多名专家、青年学者来津参会,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今年,天津市人社局以天津大学为首站,启动了2024“博士后看津城”系列活动,借鉴天津大学新工科与新医科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激励广大博士后深入推进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工作自立自强。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表示,天津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拥有包括临床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在内的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紧密围绕“医学+”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基本形成融“医+药+卫+生”四位一体、医工交叉特色鲜明的大医科办学格局,获批建设高水平医工交叉平台,医科影响力和国际声誉快速提升,对新医科博士后队伍建设形成全方位支撑。

(来源:中国科技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