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与军事革命日新月异,不断驱动军工行业持续发展。预计,进入十四五末,新一轮装备建设期或将到来,军工行业有望迎来新景气,开启新一轮高成长。1.军工行业概述军工行业是指涉及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配套等相关行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和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行业涵盖了从武器装备的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飞机、舰艇、导弹、坦克等军用装备的制作。军工行业的分类主要包括核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电子信息等六大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军事需求,因此军工企业通常为国家所有或受政府严格监管。军工行业的供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为军方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一旦军方采购了某个产品,除非出现重大问题或技术更新,否则供应商一般不会更换。这些特性使得军工行业在国家的工业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对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军工产业链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包含新材料及电子元器件,如碳纤维、连接器等,中游包含分系统及配套设备,如模锻件、雷达、航空发动机等,下游主要为主机厂,负责生产航空主机、地面兵装、卫星等装备。按横向划分,产业链主要涵盖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信息六大业务领域。具体来看,上游和中游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下游寡头垄断企业较多,企业订单自下游向上游传导,在产业链中具有主导地位,但中上游整体毛利率高于下游。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军费开支有望稳步提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逆全球化趋势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大大强化了各国的安全诉求,全球军费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也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我国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性长期存在。根据我国国防白皮书,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按5年一个小周期、10~15年一个中周期、20~30年一个大周期推进。内外部环境因素共振下,我国的国防建设正经历着“提质上量”的第四个阶段。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高领导人提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要求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新时代强军事业近、中、远目标梯次衔接的发展蓝图铺展开来。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目标是走好新“三步走”战略安排的第一步,关系到我军在新征程中能否以更优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对于顺利推进第二步、第三步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世界军费支出增速达十五年来最高值,国防力量的重要性已成为全球共识。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2023年世界军费开支趋势》,2023年世界军费支出增速达15年来最高值,为9.01%。美国在2023年的军费开支为9160亿美元,这一开支占全球军费总开支的37%,是全球最大的军事开支国。中国的军费开支为2960亿美元,是排名第三的俄罗斯的2.72倍。中美博弈步入常态,二者在军事领域的投入也是遥遥领先。从增速来看,受俄乌冲突影响,乌克兰与俄罗斯军费开支增速占据了前两位,分别为51%、24%,其他国家增速基本保持10%以内。我国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仍较低,军费占比仍有提升空间。德国时间2022年2月27日,据央视新闻网报道,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伯施泰特表示,2022年财政预算额外拨款1000亿欧元设立特别基金能够帮助德国联邦国防军更快进行现代化的升级。2023北约29个成员国中仅11个达到2%军费比例要求,我们预计更多的北约国家或将提升军费。我国在军费增长和占GDP比重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国防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链较长带动效应好,同时科技外溢也能反哺民用技术发展,是高质量“内需”。整装待发,行业景气拐点将现军工行业处在提质增效过程中。之前行业无序扩张的产能需要出清,通过降价也将淘汰一批企业,军品订单可能会更加集中。“十四五”后两年军工进入“补强”阶段,军方通过“分批补单”的模式来推进。“十四五”计划一定会确保完成。当前时点类似“十三五”末。当时经过16-17年的军改,18年开始订单启动,19、20年爆发。目前,压制军工基本面的因素已基本消除,不论是上层人事端、采购端还是订单端均已出现变化。我行业拐点即将出现。人事端:半年多来一系列人事任免颁布,23年12月海军原司令员董军接任国防部长;24年3月中国商飞总经理调任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陈鸣波出任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4月陈锡明任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5月程福波任兵器工业集团董事长。订单端:从去年底起,多家公司披露新签订单,据我们统计,近期披露的订单涉及材料、惯导装置、数据链、导弹情报指挥系统、微波组件等产品,涵盖雷达、通信、导弹等各领域,涉及陆、空、火等军兵种。总体来看,武器装备采购在恢复过程中,并且更加重视“低成本、高质量、可持续”。同时,适应新形势,自上而下鼓励军转民成为时代潮流。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显著变化。5.军工行业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军工行业中长期的成长逻辑未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与军事革命日新月异,不断驱动军工行业持续发展。预计,进入十四五末,新一轮装备建设期或将到来,军工行业有望迎来新景气,开启新一轮高成长。站在当下,军工是为数不多的具备明确拐点的行业。我们建议更加重视军民两栖、科技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从行业发展规律看,武器装备仅仅是军工行业的“小核心”,而军工行业的广泛外围则涵盖了科技含量极高的若干新兴产业,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在半导体、民机、民船、无人机、机器人、导航定位、卫星互联网、6G等领域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此外,如民用飞机零部件转包生产、无人机等领域也是军民融合企业出海的重要渠道。建议关注以下两条主线:①议价权较强、竞争格局稳定的细分龙头企业:包括具有新订单新机型催化、改革及激励推动同时掌控定价权的下游主机厂(受益标的:中航沈飞、中航西飞、中航电测、航发动力等),管理较稳健、资金容纳力较强的白马(受益标的:中航光电、中航重机等)。②以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民用、出海逻辑顺畅的C919和船舶产业链:商业航天:低轨卫星星座组网必要且迫切,2024年将是卫星频繁发射组网、商业航天产业化的起点之年。受益标的包括:航天电子、普天科技等。低空经济:低空是长期趋势,近期政策频发,产业链发展加速,催化因素较多。受益标的包括:莱斯信息、四川九洲等。C919产业链:国产大飞机C919近期签单不断,产线调整到位,即将进入放量周期,千亿元市场即将开启。受益标的包括:中航西飞、三角防务、中航高科、航宇科技等。船舶:船舶新一轮周期来临,需求端,新船交付、老船更新、军贸出口等需求将陆续释放;供给端,行业格局稳固,分工明确,增长确定性极强。受益标的包括中国船舶、中国动力、中船防务等。参考资料:1.2024-6-12东方证券——短期承压不改军工长期成长性,关注商业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增量2.2024-7-23信达证券——轻舟已过万重山,前路漫漫亦灿灿3.2024-6-30华西证券——重视军民两用的科技型军工股4.2024-3-11华泰证券——国防经费稳定增长,看好我国装备建设(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投资家)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